“一池一策”,我们的隔油池是这么管理的
隔油池是炼化企业重要的安全环保设施,在污油回收、排放达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,但隔油池也是装置区内较大的不安全风险源和环境污染源,近年来,在隔油池上发生事故、吃过苦头的企业不在少数。 优化改进隔油池功能, 消除油气聚集隐患, 迫在眉睫、刻不容缓。 云南石化总共有15座隔油池,与高大的炼化装置比起来,他们似乎有些渺小,既不显山也不露水,但各个“脾性不一”、功能各异。 如何管好这些隔油池 事关公司安全环保运行的大局。 “隔油池连接含油污水系统,地下情况复杂,隐患治理难度较大,但无论如何都要抓紧治理、彻底治理。”公司党委书记、总经理吴凯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有着清醒的认识。 “消除事故隐患、筑牢安全防线”。 从5月份开始,公司领导把隔油池隐患治理作为专项行动重点实施。确定了把隔油池当做应急池的管理标准,首先就是务必将池内油气、烃类等危害气体浓度降到安全警戒值以下,实现常态化管控,彻底消除重大事故隐患,确保本质安全。 隔油池治理的核心措施就是: 一池一策。 全面摸底 公司对15座隔油池持续开展气相空间气体浓度监测,了解每一座隔油池的运行状态,为“一池一策”治理提供实施依据。 重点治理 对生产一部1座(常减压电脱盐)、生产三部2座(重整联合、加氢联合),储运部3座(装卸站、产品罐区、轻油罐区)6座监测气体超标的隔油池制定计划、限期治理。公司各相关处室和属地单位快速行动。 生产一部针对常减压装置电脱盐罐反冲洗排水夹带轻质油,隔油池内可燃气浓度较大的实际情况,经过评估论证,将电脱盐反冲洗期间含盐污水直排污水处理场处理,对系统彻底清理置换。 生产三部在源头上,明确含油污水排放要求,强调采样、设备置换、设备检修和脱水等任何操作都不能把含油污水排放至隔油池,消除污油来源。减少污水来源,将汽轮机汽封排水引至雨排系统,关小蒸汽和炉水样品监控水量。 在路径上,对全装置98个污水井逐一排查,对存油的22个污水井进行吸油和清洗,厘清历史欠账,消除污水带油风险。 在终端上,采用优化隔油方式和组织收油队收油两个途径回收污油,气体检测全部合格,消除了安全隐患。 储运部依靠技术手段,投用密闭脱水项目,中间罐区停止向隔油池排放污水,进行集中撇油、收油,加班加点抽油,降低油层厚度减少污油存量,池内气体浓度已控制在安全范围,通过继续清洗、充氮置换,彻底消除安全隐患。 产品罐区隔油池、装卸站隔油池加强源头管控,上游实施技术改造和精细操作,保证脱水效果,执行异常排放申报,实现定期排放、定时处置。 截至目前, 公司环境应急队完成隔油池全部污油回收 39车380吨废油和轻质污油进行 集中回炼处理、变废为宝。 所有隔油池全部治理达标。 为巩固隔油池专项治理成果, 实现精细化、常态化管控, 云南石化 多措并举、跟踪监测、持续改进。 依靠技改技措 推广运用密闭脱水、VOCs吸附等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,优化改进隔油池功能,将隔油池逐步转换为事故应急池。 加强源头管控 在装置现场设置废油收集点,将采样、检修废油装桶、接盒定点收集,禁止倒入地沟地漏,最大限度减少生产和检维修过程污油、废油的产生。 优化生产管理 规范工艺、设备操作管理,从根本上杜绝排液带油现象,排放高浓度污水至隔油池进行异常排放申报, 实现定期有计划排放,定时统筹集中处理。 完善设备设施 依照储罐管理标准,定期对隔油池阻火器、呼吸阀、报警仪、静电接地等安全附件进行检查测试,确保设备设施完好可靠运行。 强化事故应急 污水处理场发挥事故罐调节作用,提高含油污水、含盐污水、高浓度废水的综合处理能力和抗冲击能力,为各装置污水直排处理提供后路保障。